高血壓患者一直屬于慢性病群體中的龐大隊伍,因此,許多家庭都自備血壓計以便于隨時監(jiān)測血壓。然而,面對各種琳瑯滿目的血壓計,究竟如何正確選擇、使用呢?
電子血壓計目前已是國際公認的能夠準確測量血壓的工具,但前提是要購買經(jīng)過臨床驗證的電子血壓計,即購買時看看有沒有認證標識,比如國際上三大認證方案:英國高血壓學會(BHS)、美國醫(yī)療器械檢測協(xié)會(AAMI)和歐洲高血壓學會(ESH)。我國高血壓聯(lián)盟也推薦使用通過這三個認證方案驗證過的電子血壓計。如果沒有以上認證,電子血壓計的質(zhì)量可能有偏差,測量的結果可能不準確。
比起電子血壓計,許多人更愿意相信醫(yī)院里面用的水銀血壓計。水銀血壓計之所以被認為“比較準”,首先因為水銀血壓計是大多數(shù)醫(yī)療機構使用的標準,有較高公信力,其次一般醫(yī)療機構都會對水銀血壓計的計量單位進行“年檢”。而且一般水銀血壓計只有在漏水銀時才會影響準確性,所以它的準確性還是很難受到影響的。但是,水銀血壓計需要專門的訓練才能測量準確,不管是電子血壓計還是水銀血壓計,在使用久了之后都會影響準確性,都需要定期校正。
家庭測血壓要的就是準確,因此許多家庭購買血壓計時,認為越貴越好。其實,有些血壓計的價格較高主要是包含有品牌營銷、售后服務,也包括一些定期的校正和年檢等。但不是每項功能都能用得上,應該根據(jù)自身實際需要來決定,沒必要非得選最貴的。
目前常用的電子血壓計主要包括:腕式、手指式電子血壓計和上臂式電子血壓計。不同類型的血壓計可根據(jù)個人的情況進行選擇,例如經(jīng)常出差的人,建議選擇攜帶更為方便的腕式電子血壓計,可供出差和旅行時使用。但對于嚴重血管硬化或血管鈣化的患者,以及糖尿病、高血脂、高血壓等血液障礙和血管病變的患者,是不適合使用腕式和手指式電子血壓計的,因為這類患者的手腕與上臂的血壓測量值通常相差很大,而這兩種血壓計都是通過換算測量人體末端小血管的血壓來得出大血管的血壓的,換算的過程會產(chǎn)生誤差,使用上臂式電子血壓計比較準確。
正確測量血壓的方法是,測量前應休息10-15分鐘,如果使用上臂式電子血壓計,還要注意上臂應與心臟處在同一個高度,并將袖帶平整纏繞于上臂中部,不能纏在肘關節(jié)上。袖帶的松緊程度,以剛好能插入一手指為宜,過緊或過松都會影響測量的準確性。(劉曉梅)
來源:河北新聞網(wǎng)